工作落实面对面:市民政局接受问政
2019-12-31 来源:市民政局 浏览量:

2019年12月31日,由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电视问政栏目《工作落实面对面》第十五期完成节目录制,问政的单位是泰安市民政局。从低保办理难到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缺失、农村幸福院闲置,再到惠民殡葬政策落实不到位,直面民生问题,考问工作落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兆泉及相关工作人员一一解释作答,承诺专项办理。

低保托底救助防线,承诺公平公正应保尽保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其中低保是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性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防线。节目中,来自不同乡镇的几位困难群众却不同程度遭遇了低保办理难问题:黄前镇刘家峪村焦先生为三级残疾弟弟办低保三年未有回应;孙伯镇北栾村徐先生同样面临智力障碍弟弟低保办理难;东平县旧县乡寨子村宫先生精神障碍加肢体残疾,期待低保保障生活;高新区北集坡街道洪沟店村三胞胎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照料。

对于低保问题,刘兆泉作出答复。他表示,看到这些家庭的困难情况,感到很沉重。作为社会托底性防线工程,居民遇到实际困难确实可以申请办理低保。低保办理需要考虑申请人的户籍情况、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及其财产状况,具体会经过居民申请、信息核实、入户走访、审批公示及确认等程序,做到低保办理公平公正,应保尽保。对此,市民政局将继续做好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全面做好托底排查,确保困难群体不漏保;开展专项整治,尽职尽责做好政策落实;严肃查处错保等行为,扎扎实实做好这项民生工程。 

同时,泰山景区、肥城市、东平县民政部门负责人现场对几户困难群众低保办理难问题给予解释,并承诺节目结束后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托清底数、细化分类,通过入户走访调查核实情况后及时确定是否将这些市民纳入低保救助对象。符合办理条件的,将立即为其办理低保;不符合条件的,通过其他专项救助政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社区无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却大门紧锁

当前,我市正处于老龄化社会,城市农村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像向阳社区、岱道庵社区、大河社区这样的大社区,却并未建立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服务。高铁安居小区马湾社区甚至出现“挂在墙上”的日间照料中心。

那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标准是什么?类似社区应当建成这样的养老服务设施吗?对此,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鹿锋给出解释。他介绍,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主要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鉴于养老现状,我市把养老任务重点放在居家和社区,所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不言而喻,让老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情就能老有所养。根据社区服务人口的密度等情况,应当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其中人口在1万人至1.5万人的建成标准为750平方米左右;人口在1.5万人至3万人的,建成标准为1000平方米左右;人口3万至5万的,建成标准为1600平方米左右。根据规划,到2022年要实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针对节目中反映的问题,比如马湾社区的情况,将进一步核实,查看是有牌子有场所未使用,还是有牌子无场所。若有场所,将督促尽快使用;若没有,将按规定建设。

同样是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农村幸福院建设对于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能力至关重要。而记者调查却发现,有的地方建设了这样的幸福院,利用率却不高,导致民生工程闲置浪费。村民反映,新泰市新甫街道南西周村、肥城市边院镇大海子村都有这样的情况,幸福院大门紧锁,成为“形象工程”。

对此,新泰市和肥城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现场作了答复,将现场核实了解情况,明确责任和管理,在各项保障到位的情况下,按要求开放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刘兆泉介绍,目前,全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初步建成。下一步将持续狠抓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规划编制,把养老服务设施的规模、功能等明确界定,并抓好政策落实和督导,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骨灰堂建在家门口,民心工程不得民心

民政工作关系着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全过程,当前,绿色、公益殡葬服务成为居民基本需求的一部分。但记者调查却发现,殡葬领域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在肥城市孔庄村,一处正在建设的告别厅和骨灰堂却不得民心,让大家心里不舒服。原来,这处殡仪服务设施竟然建在了几户村民家门口,近的不到10米距离。据了解,这处设施最早于2013年开始建设,当时因为村民的强烈反对,项目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六七年过去了,这里再次开始施工。

对此,肥城市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孔庄村的殡仪服务设施建设目的是方便群众办理丧事,实现丧事简办,考虑到未来旧村搬迁的计划,以及群众需求,选址在此处建设骨灰堂和告别厅。几年前群众对此表达不满后,肥城市责令孔庄村停止了骨灰堂的建设。对于村里继续建设骨灰堂,肥城市民政部门态度明确,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监管,在条件不具备之前,该项目不允许建设。下一步,随着群众搬进新楼房,周边条件允许后,在征求群众意见、达成共识后,再逐步开展建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