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质量服务守护最美“夕阳红”——泰安市兜底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打造院民幸福生活之家
2019-06-11 来源:网站管理 浏览量: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 全面改善 81 处农村敬老院卫生间、厨房及餐厅、医疗服务、文体娱乐设施,定期组织老人外出观光,打造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幸福之家’。"2019 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作纳入 2019 年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通过院区基础设施改善、组织老人游玩赏景等进一步改善院民生活软硬件条件,丰富院民精神生活,用高质量的 " 老有所养 "" 老有所医 "" 老有所乐 " 为老人们带去幸福感,用坚实服务守护最美 " 夕阳红 "。

当前,我市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全市各级民政工作人员带着一颗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的初心,全力做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兜底这件 " 良心事 "。并在提升院民生活条件的同时,探索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精准专业的养老服务。

" 四改 " 延伸为 " 彻改 "

农村敬老院 " 改头换面 " 更 " 脱胎换骨 "

山楂花开,香气浓郁,莹白似雪。此时的新泰,沟沟岭岭都 " 披 " 上遍野洁白,给春日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静谧。

翟镇位于新泰市北部,地处矿区。2006 年,占地 26 亩的翟镇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集中供养着 24 名特困老人。走进敬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规整的小菜园,韭菜、蒜苗,这都是老人们和护理人员一起动手种植的。一旁的食堂里,韭菜水饺的香味扑鼻而来。" 自己种的韭菜,自己动手包,老人们爱吃。" 说着,院长李德国带记者来到香味的 " 发源地 "。

上午 10 时,5 名护理人员已经快包完了中午老人要吃的水饺。干净整洁的食堂,地面全部铺设着绿色的防滑垫,凸显了适老爱老的小细节。墙壁上的一角,贴着老人的照片和生日,组成一个温馨的生日墙。" 老人生日到了,大家就一起庆祝一下。里边还有一间小餐厅,如果老人生日时有亲戚过来,可以聚餐团圆。" 李德国说,根据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作要求,翟镇敬老院年后开始了院区设施改造升级,不到两个月,工程全部完成。除了保质保量完成要求的工作,翟镇敬老院按照 " 花园式 " 敬老院的风格规划设计,并本着 " 一切为了老人 " 考虑的角度,还独创了 "2+1" 模式,即在 2 处失能老人房间之间,建设室内厕所 1 处,极大地方便了失能老人入厕。一间房内,一名健康老人帮忙照顾一名失能半失能老人,真正成为一家人。" 平常我帮着盖盖被子,喂喂水和饭。" 孟继奎拿起桌上的杯子,将吸管送进孝志海口中,二人已经是好搭档。

" 你看看俺院长,对俺多好啊,天天给铺床叠被,吃得好,照顾得好。" 来到肥城市安临站镇敬老院两年多的李庆义老人,不住地夸赞在为他叠被子的 " 好女儿 " 邓爱菊。邓爱菊是安临站镇敬老院院长,她告诉记者," 四改一定 " 工作开展以来,她和院里其他 6 名持证养老护理人员及 68 名特困供养人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时刻。" 镇上投资 110 万元,高标准新建了一处室外卫生间、改建了 1 间室内卫生间并安装了安全扶手、呼叫按钮。餐厅、健身活动室升级,还设立医务室,配备了医疗设施。整个院区的面貌有了一次质的提升,敬老院更美了更温馨了。" 邓爱菊笑着说,镇上还计划投资 2000 万元新建一处院区,未来打造一个区域性专业养老服务中心,走出一条满足不同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路子。

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不仅仅是住得好吃得好,还要 " 老有所乐 ",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全市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作启动以来,各敬老院不仅按照规定完成 " 固定工作 ",还额外 " 自我加压 ",将院区进行了彻底改造。泗店镇敬老院设置了电影放映室,老人每月能看两三场老电影;彭集街道敬老院设置心理疏导室,老人心里有打不开的结,都能来这里谈谈心;省庄镇敬老院为 104 岁的宋梦芝老人聘请专门护工 …… 浓厚的养老氛围," 花园式 "" 庭院式 " 的美丽院区,述说着我市农村敬老院 " 脱胎换骨 " 带来的感动。" 照顾得多好啊,在这里很快乐。吃住都方便,病了也不怕。" 石莱镇敬老院 76 岁的仲卫良老人一边逗着自己的八哥鸟,一边笑着说。

统一采购统一建设

农村敬老院 " 自我革新 " 更 " 自食其力 "

255 省道东侧,东平县州城街道敬老院内,紫藤花开满连廊。旁边的小花园里,红的黄的花朵竞相开放,给院区带来属于春日的勃勃生机。棋牌室里,刚刚吃完晚饭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三三两两,打牌、下象棋。

这是一处由小学改建的养老院,新粉刷的墙面,红白相间,干净温馨。新建设的一处室外卫生间,标准高、质量好,不仅选用了质优价廉的设施,还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为老人们提供最大的便利。

像这样的基础设施设备,均由东平县统一采购。据县民政局局长李强介绍,除了对各敬老院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外,为提高敬老院改造标准,降低建设成本,东平县民政局采取多方询价、统一谈判、直接联系厂家的方式,统一采购了敬老院公共卫生间内的卫生洁具、地面墙面瓷砖、安全扶手等物品,统一订购了厨具炊具,统一订做了院民宿舍内的被褥、床、衣橱、沙发、盆架等物品,比正常采购节省了 20 余万元。

肥城则突出了卫生间改造这个重点,聘请设计院设计了规范化的公共卫生间施工图纸和浴室功能布置图,统一建设标准。并对各敬老院原来已经安装使用不锈钢材质的扶手全部拆除更换,联系生产企业集中采购,规范安装,全部更换具有防滑材质的安全扶手。此外,肥城市民政局还筹集 218 万元,为各敬老院统一配置灶具、冰柜、保鲜柜、留样柜等厨房设施,松木床、棋牌桌、按摩椅等生活娱乐设施,护理床、诊断床、配药柜等医疗基础设施,为每张床位安装床头呼叫器和监控设施,并实现敬老院、镇街区、市民政局三级联网的远程监控设施。" 各敬老院普遍重新规划绿化,栽种苗木,进行内外墙粉刷,统一订购老人服装、床单、被褥等床上用品、绘制孝老爱亲文化墙,改造厨房餐厅、卫生间及文体娱乐室,并组织老人外出游玩,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肥城市民政局局长杨仁勇介绍。

记者还了解到,新泰市在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作中,注重 " 五个统一 ",统一整体规划、统一院区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督导验收、统一管理规范;泰山区则要求所有敬老院 " 挂图作战 ",将工作计划细化至每一天,全力推进工程进展 ……

在进行 " 自我革新 " 的过程中,宁阳县乡饮乡敬老院还练就了自食其力的 " 本领 "。走进乡饮乡敬老院,院落内一排排干净整洁的平房有序排列,屋顶上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鳞次栉比,春日暖阳照耀下,形成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乡饮乡是有 3.7 万人的小乡镇,财政收入在全县亦属于困难行列,但近年来在敬老院的投入上却持续加大。为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去年,乡饮乡将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养老工作相结合,整合 2016 年至 2018 年 3 年扶贫资金共计 339 万元,利用敬老院内均是平房、周边没有遮挡物的优势,新上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 80 万度以上,主要供乡政府、敬老院、卫生院等企事业单位用电,并将余额上网,所得收益用于村集体和贫困户增收。

院长杜如潮介绍,项目的实施,不仅让闲置资源变身光伏资源,而且敬老院可以优先使用光伏发电,大幅降低了电费," 敬老院月用电大约一千多度,有了光伏发电,一年大约节省近 6000 元。"

探索提升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业由 " 事业 " 向 " 产业 " 转型

4 月 28 日上午,全市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工程现场会在肥城市举行。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肥城市对 8 处楼房、6 处平房敬老院实施了高标准的改造提升,改造工作动手早、进度快、标准严、质量高,为全市树立了样板。

宽敞的院区,静雅的环境,走进仪阳街道中心社区敬老院,一种温馨的感觉扑面而来。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走进了院区比较特殊的住宿区域——失能老人护理区。专业的护理床,不仅可以控制高低,还可帮助老人在床上洗头、饮食等。各个住宿室内配备了暖气、卫生间,内设太阳能淋浴。

为了给特困供养人员及其他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仪阳街道积极推进敬老院社会化改革,按照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 " 委托运营、医养结合 " 的模式,引进山东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和山东民生社会服务中心,成立肥城市子梅养护院,计划接收肥城全市部分完全失能特困人员进行集中托养,破解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偏低、分散供养服务不到位的难题。" 除了本街道的特困供养人员,我们还可接收其他乡镇的失能老人,并面向社会健康老人提供养老护理服务,真正通过专业护理员的工作,提高养老护理水平,完善护理体系,打造一种可复制、推广的养老模式。"

山东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曹井建介绍,目前养护院正在装修中,近期可实现试运营。

东疏镇老年服务中心装有 4 部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独立宿舍、干湿分离浴室以及配套的活动娱乐健身场所一应俱全,这里不仅仅是敬老院,更成为了一所专业化的 " 老年大学 "。食堂里的细节引起了记者注意,餐桌上打印好的照片将餐桌 " 精准 " 分开。" 有些老人不识字,我们把他们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好,他们就能看照片找到自己的固定座位了。" 工作人员说,敬老院从细节上下功夫,让 " 五保老人 " 乐享 " 拎包入住 "。

宁阳县民政局局长孔志刚介绍,宁阳县全面落实全市 " 四改一定 " 部署要求,按照 " 老旧敬老院抓改造、新建敬老院抓规范、达标敬老院抓提升 " 的思路分类推进实施。目前,全县 13 个乡镇(街道)都已按计划落实了建设改造任务。宁阳县还积极开展 " 医养结合 " 健康托管模式,采取与医疗机构结对协作、内设医务室等方式,提升敬老院护理水平,并探索养老机构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养老服务业由 " 事业 " 向 " 产业 " 转型的路子。东疏镇老年服务中心,便是开展该项活动的 " 先行者 "。

据了解," 四改一定 " 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农村敬老院改造已投入 8200 多万元,目前卫生间改造全面完成。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所有敬老院都已组织老人外出观光,下一步,这项活动还要定期开展。全市农村敬老院 " 四改一定 " 任务有望在 5 月底前全面完成。

民生连着民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身怀大爱之心、笃行敬老之事,以坚定的信心、坚决的态度、坚实的工作,确保将这一顺民心、合民意、惠民生的工程办实办好。"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梁久军说。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