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们迎来了2022年,回望2021年,我市婚姻登记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创新与变化。
大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共受理结婚登记20144件,受理离婚登记申请11335件,实际办理离婚5239件,比去年办理离婚数量减少44%。
这一年,《民法典》离婚冷静期第一年施行,一个月的冷静期,给夫妻双方提供了冷静思考的时间,对情绪化、冲动型的离婚,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办理离婚申请时,婚姻登记员会主动对冲动型离婚的夫妻进行现场调解,通过耐心细致辅导,引导夫妻找出婚姻问题的症结,帮助化解婚姻危机,重拾家庭信心,有效减少非理性离婚的现象。全年共为4217对进行辅导,劝和2150对,全市离婚办理数量仅为申请量的46%,“冷静期”实施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效果日益明显。
这一年,我市扎实推进婚俗改革,从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礼仪、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和传承良好家风家教等方面,积极探索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着力培育健康、理性、向上的婚俗新风。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镇村宣传栏、发放倡议书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加大对移风易俗新风尚和各乡镇典型做法的宣传力度。重点围绕遏制高价彩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开展宣传活动。将宣传教育关口前移,在婚姻登记场所醒目位置张贴宣传资料,投放倡导喜事新办倡议书。拍摄了《让我们的“爱情约定”推动“婚俗改革”跳跃成“喜”》专题片,在“2021泰安改革创新巡礼”展播活动中首发播出。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倡树文明新风。在全市婚姻登记处设立颁证大厅,推行结婚登记免费颁证和婚礼式颁证服务,引导婚俗观由“轻登记、重婚宴”向“重登记、轻婚宴”转变。通过举办各种新式集体婚礼,向广大青年宣传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引导婚姻当事人破除传统陋习,转变婚嫁观念。创新成立婚恋课堂,拍摄婚前辅导视频,采取线上直播+现场讲授方式,开展“传承好家风家教”专题培训和正确的婚恋观进大学、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四进”活动,积极倡树现代婚俗新理念。
三是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规范引导群众在办理婚事中的行为和规模,让勤俭节约成为群众共识。发挥民政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自觉落实操办喜庆事宜事前事后报告制度,带头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带头移风易俗,做勤俭节约、倡树新风的表率。
今年,我市将注重发挥婚姻服务行业党委和协会引领作用,创新现代文明婚礼模式,深化婚俗改革成果,着力倡树文明婚俗新风尚,全力推进我市婚俗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