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关于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5-05-08 来源:泰安市民政局 浏览量:

一、起草背景和出台目的

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截止2023年底,泰安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139.2万人,占比26.03%,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着力打造“寿比泰山”养老服务品牌,初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随着养老服务实践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供需结构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充分把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推进全市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逐步完善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体系,泰安市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养老服务补短板、提效能、优品牌。

二、政策出台依据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泰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条例》。

三、主要内容及重点举措

《实施意见》框架由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主要内容,提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8个方面33条具体措施;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其中,主要内容措施有:

(一)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完善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高龄津贴、特殊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制度,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稳定保持在60%以上,特殊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二)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公办养老机构在满足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优先为经济困难的空巢、留守、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提供服务。发展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服务可持续的普惠性养老机构。加强养老机构照护服务,重点发展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安宁疗护床位。引导养老机构连锁化托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居家上门等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寿比泰山”养老品牌矩阵。

(三)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老年助餐,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创新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为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四同步”机制,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保持在100%。

(四)深化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保持在100%。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机构床位、家庭病床、医疗病床和安宁疗护病床等“五床联动”试点工作,统筹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资源,探索老年人照护的整体解决方案。

(五)着力补齐农村养老短板。优化拓展敬老院服务功能,开展失能老年人托养、居家上门、对下指导等多样化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村发展农村幸福院、老年食堂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总结推广泰山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肥城“一块田”模式,探索形成具有泰安特色的农村养老模式。

(六)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聚焦解决养老服务选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等突出问题,落实院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入职养老服务机构院校毕业生、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奖补政策,强化人才队伍激励和稳岗就业支持。

(七)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设施利用率。进一步强化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有效保障老年人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开展市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评选,提升改革创新发展水平。

(八)加快养老产业升级发展。优化养老领域营商环境,着力培育壮大养老市场主体、丰富养老产品用品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相关文件:关于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